作者:苏小和 来源:南都周刊
前几天,一位熟悉计算机技术的朋友很郁闷地跟我说,国外著名的网络存储服务Dropbox无法登录了。我能理解他的烦恼,据我所知,Dropbox是一个优秀的在线存储服务,通过云计算实现网际网络上的文件同步,用户可以存储并共享文件和文件夹。这是一种崭新的技术,此前,中国宽带产业基金的田溯宁先生不论在何种场合,都在极力传播云计算的理想,他甚至认为,中国人如果抓住了云计算这项新技术,那么在互联网领域,就再也不会受他人控制了。田先生还谈到,一家互联网公司退出中国市场,当然无伤大雅,但google代表了今天互联网行业最新的技术,这很有可能导致,在未来几年,中国的新经济将在技术层面落后于人。
我对田先生的如此表述当然深表赞同。关于中国经济,无论我们高举什么意识形态,新技术的门槛,任何人都无法绕开。某种意义上,掌握了新技术,经济就会出现新的发展,反之,倒退、落伍,便是必然的结果。
由此我想到了明朝的海禁政策,在今天看来,分明就是中国人对国际贸易技术的野蛮抵制,但在当时当地,朝廷的理由,却是国家安全。明朝初年,朱元璋立下“不许寸板下海”的祖训,中途,“海禁”政策一度放松,使得郑和有机会率领豪迈的船队远渡西洋,不过有意思的是,郑和一路西行,却没有任何国际贸易行为,朝廷耗资巨大,只是为了展示国家形象。事实上,朱氏明朝并非完全不了解贸易的重要性,但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,在对外贸易问题上,采取了一种名为“怀柔远人”的策略,即允许一部分国家通过“朝贡”的方式进行中外贸易。这意味着,在国内,所有试图进行国际贸易的中国人,统统被视为有罪。为此,朝廷甚至放弃舟山等沿海岛县,用武力强迫沿海居民内迁。一份叫做“通番禁令”的文件不断被重申,规定“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”,颁布“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,绞”等严刑峻法,又在山东至广东的沿海地区修筑海防工事,建立严密的“巡检”制度。一直到明朝末年,这些闭关锁国的措施,还被视为基本国策,老百姓不得越雷池半步。
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这里。与其认为明朝海禁是为了阻止外国人的对华贸易,不如说是为了封杀中国人自己的国际贸易行为。历史书上似乎已成定论的“抗倭”战争,表面上属于保家卫国的民族之战,实际上却很有可能只是朝廷动用军队赶杀一群生意人。如此,横跨明朝历史几百年的海禁政策,最终没有确保朱氏朝廷千秋万代,它不过是中国历史的又一次兴衰更替,是中国人画地为牢的又一个笑柄。这样愚蠢的政策惟一的历史意义,就是让中国人与国际贸易这种新兴的经济技术擦肩而过,使得中国人直到今天,仍然对国际贸易的规则与模型瞎子摸象,一知半解。
理性意义上,任何一种性质的闭关锁国,都是对某种新技术的排斥。作为中国人伤心往事的鸦片战争,也可以沿用这样的分析框架加以解读。在充分彰显民族主义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情之后,我们仍然必须强调,鸦片战争一开始只能定义成一次贸易战争,虽然这样的贸易过程中明显带有暴力、野蛮和毒品色彩,但贸易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。其次,等到真正的兵戎相见,我们发现,中国人和列强之间的抗衡,事实上是一种新技术的抗衡,这包括了武器装备、贸易谈判等诸多技术指标。可叹中国人还处在长矛短刀的冷兵器时代,而列强的手里,却是步枪与火炮。新技术的缺席,再一次将中国人拖后。一个不太恰当的设想是,如果没有列强发动鸦片战争,如果中国一直坚持明朝的海禁政策,我们与西方工业革命的技术成就还要隔离多久呢?
即便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,本质意义上也属于一种技术层面的拿来主义。我们并没有真正学习发达国家的制度,这纷纷扬扬的30年发展,首先是一种发达国家新技术的为我所用,其次是对国际市场的技术性参与。
--
Posted By GFW BLOG 功夫网 to GFW BLOG at 5/21/2010 01:54:00 AM --
1、请点击www.chinagfw.org访问我们,订阅地址:http://feeds2.feedburner.com/chinagfwblog。2、翻墙利器"赛风"(Psiphon)代理新网址:http://xinshenbuning.net/。3、本站热烈欢迎各位朋友投稿或推荐文章,请发邮件至chinagfwblog[at]gmail.com。
停止订阅,请发邮件到
gfw-blog+unsubscribe@googlegroups.com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